《行前準備‧安健篇》旅行中的健康照護 Health Care in a journey

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

在台灣疾病管制局找到以下健康照護須知,摘要並稍作補充以供參考。

(一) 預防蚊蟲叮咬:許多疾病是藉由病媒蚊而傳播,比如瘧疾與登革熱。針對此類疾病可採用以下防蚊措施:

  • -- 外出時,最好戴帽穿淺色長袖、長褲衣物,也不要穿鮮豔的衣服,還要穿長襪,襪子最好束在長褲外頭(俗稱「打綁腿」)。
    -- 還要注意少流汗,避免使用有香料的東西。
    -- 身體裸露的部位可擦防蚊藥膏或噴防蚊液。建議使用含
    DEET (diethyltoluamide)成份的防蚊用品
    ,且依據濃度的不同,應確實遵照說明使用。 防蚊液並非一天只擦一次就可以了,在熱天流汗、高濕度、碰到水、用毛巾擦拭皮膚等情況下,最好隨時就要補擦一次,以維持其濃度。

    研究發現,塗抹防蚊液可以在8小時內阻撓99.9%的蚊咬。且毒性低,不需要高濃度的便可驅蚊,一般來說含10%DEET已經有相當效果。


    使用防蚊液時,避免直接噴在傷口或是起紅疹的皮膚上;不要直接對臉噴擦,容易刺激,可以先噴在手上,再擦在臉上。也不要讓小孩自己塗抹,家長最好先噴在手上,再擦拭在孩童身上。

    DEET的缺點是容易傷害塑膠、人造纖維、羽毛或漆器繪畫等,類似材質的眼鏡架、牆壁、手錶或家具等,最好避免接觸。

    如對DEET過敏,也可使用由植物提煉的天然DEET防蚊液,但是效果維持較短,大概少於2小時。

    一般成人建議選用濃度含10~30%DEET的防蚊液。長時間待在蚊子叢生地區,使用40~50%DEET的防蚊液已足夠一般來說,較高濃度的DEET能提供較持久的防蚊保護,但這種效果於濃度超過50%時,就會失去濃度越高,效果越持久的傾向。在大部份使用情況下,其實10%到35%的DEET就能有適當的防蚊保護。

    然而,在下面情況下建議可使用較高濃度的DEET
    ●於較易流失防蚊液的條件下;如:下雨、流汗或周遭溫度較高的地方。
    ●當你到蚊蟲較密集的地方(如:沼澤地或美國阿拉斯加州)
    ●當你到有下列病媒蚊傳染的國家:瘧疾、黃熱病、絲蟲病、病毒性腦炎。

  • -- 住宿時應住在有空調無蚊蟲、或是有紗門、紗窗的房子。若是住宿在野外睡覺時應使用蚊帳,並檢查蚊帳是否有破洞,蚊帳內是否有蚊子,可以噴殺蟲劑或點蚊香來預防。
    為防止蚊帳有破洞,所以可以帶些膠帶 (e.g. 黃色大捲易撕的那種 ),以便發現破洞時可以貼起來。

(二) 注意食物飲水安全:腸胃道傳染病是遊客出國最常罹患的疾病,建議使用以下的方式來確保食物飲水的安全:

  • -- 在用餐前、大小便後以肥皂及清水洗手,若是無法取得肥皂,可使用含酒精(濃度60%以上)的乾洗手液
    -- 要避免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,如沙拉、生魚片、貝類及未經消毒的牛奶等,並且不食用路邊攤販賣已削皮、切好的水果,還有不飲用未經煮沸的生水、泉水、冰塊,只飲用煮沸的水或是包裝完整的礦泉水或其他飲料

(三) 其他注意事項:

  • -- 避免接觸動物或與其玩耍,以防咬傷(可能造成狂犬病或鼠疫)。若是被動物咬傷或抓傷,應立即徹底地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傷口,至少清洗五分鐘,然後以70%酒精或優碘消毒。接著立即在當地就醫,請醫師評估是否有狂犬病或破傷風感染的可能,進行後續相關處理。狂犬病疫苗暴露後需接種五劑,因此若未在當地依時辰完成,曾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者,應請診療醫師開具診斷診明書,回台後向疾病管制局請領後續疫苗進行施打。
  • -- 避免與人共用或使用消毒不完全的針頭、刺青、穿洞、輸血等,以避免感染愛滋病或病毒性肝炎(B、C、D型肝炎)。
  • -- 避免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,以預防感染淋病、梅毒及愛滋病,如無法避免發生性行為時,請全程使用保險套。(還是不要亂來吧!)
  • -- 保持腳部的清潔與乾燥,不要赤足(尤其是在動物可能排泄的地方),以避免得到黴菌或寄生蟲感染。
  • -- 旅遊期間,若有任何身體不適的情形,應儘速於當地就醫,切勿延誤病情。返國後,並速洽機場檢疫人員尋求協助。民眾於旅程或入境時如有出現身體不適的情形,入境時須填寫「傳染病防制調查表」,就醫時,也要清楚的告知醫師相關的旅遊史及接觸史。

◎延伸閱讀

0 Comments: